
13871232238
浏览次数: 时间:2024-10-23 23:26:51
2023年开始,愈演愈烈的汽车价格战,拖累的不仅仅是厂家、汽车经销商集团,其实最后的“接盘侠”还有全国的二手车商。
最近一份报告,今年的汽车价格战,让汽车经销商集团损失了超过8000亿(具体数据记不清楚了),4S店暴雷的比比皆是,跑路的也有,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新车不断降价,挤压二手车的价格,前9个月,270天的时间,超过150款车降价,三天两款的速度,远超过二手车平均周转51天的时间,平均降价超过8%,超过了二手车传统进销差5%的警戒线。
所以目前的二手车行业,超过92%的企业,认真算账以后是亏损的,只不过有着之前的“原始积累”撑着而已。
不信你问问现在身边原来想买二手车的人,很多都转向了新车,因为新车降价多,降价快,补贴多,二手车相对感觉不那么便宜,没有占到便宜的时候就费劲了。
关键是新车降价导致的原车主卖车“损失大”,原车主不会站在新车主角度考虑,再加上二手车商恶性竞争,真的高价收车,所以价格倒挂赔钱卖车的二手车商,真的不是笑话,是现实了!
有很多朋友问我,你说这新车现在是真便宜,还会不会降价,什么时候价格降到头?这靴子落地了,大家也就踏实了,二手车价格稳定了,生意才能回暖呢,要不然整天提心吊胆的!
2024年,中国预计出口超过550万台,其中出口欧洲部分,上半年超过51.2万辆,全年预计100万辆,主要出口品牌有上汽名爵、奇瑞、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城、长安等。
新能源汽车也有蔚来、小鹏、零跑、岚图等,此外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等零配件企业也在欧洲建厂布局。
出口欧洲的汽车,其中新能源占比超过25%,也就是意味着这次欧盟针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将影响12-25万台的销售量。
9月份,是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第三个月,此前卖的最好的中国上汽名爵MG,连续两个月跌出销量前十名,与之前的第二名排名相比,下滑明显,欧洲15国,9月份销量仅为4986台,比亚迪以3209台排名第16,其余如小鹏、蔚来、极氪不足千辆,排名25名以后。
所以也就不难看出最近国内的新能源汽车,尤其是造车出身的新车价格是陆续刷新价格,比如名爵MG5,10万的配置卖6万多,吉利星愿平替SMART的价格,小鹏等等。
国外卖不动,产线产能停不下来,经销商压力大,逐步释放二级市场,二手车变化,所以
BBA的汽车4S店频繁暴雷出事,都扛不住了,前一段宝马i3的“好马吃了回头草”,回调价格后销量腰斩,结果被劈里啪啦的打脸,自己傻扛着价格,经销商反水,另外的BA偷着乐,抢占市场。
所以33万的宝马i3,自己被反噬后,再看看小鹏MONA、蔚来乐道的价格,估计13万的促销就快来了吧?
另外,别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继续提升,基本已经超过50%,但是这里面的新能源比例可是明显不同,纯电动车除了蔚来和特斯拉,所有品牌似乎都不坚持了,增程,混动+冰箱彩电大沙发+华为类智能车,这些才是销量的保障。
观察了许久,被逼上山头的合资车企们,开始了新的“价格战反击”,日系的车机也开始升级了,迈腾新款也智能了,奔驰GLE就要国产了,在这个“反复拉锯”的阶段,价格战,一个便宜三个爱。
合资车辆,本身车没问题,智能不行,一边升级一边降价总可以吧?同样配置比国产“遥遥领先”还便宜可以么?
看看这几个月迈腾、帕萨特、凯美瑞月3万+的销量就知道,价格战还是对老百姓有吸引力的。
可别忘了,新能源新势力都是之前融资赔钱扛到今天的,合资车企之前的“老钱积累”还是有的,裁员调整也还是有底气的,“地主家”还是有余粮的。
第四季度了,职业经理人完成任务,你们懂得,所以价格战估计还是停不下来的,有人为了职位,有人为了融资,二手车人,夹缝中生存吧!
以前的新车降价,影响的是1-2年的准新二手车,如今的降价幅度、竞品降价、降价策略,对于1-2年的二手车影响很大,3-5年的影响明显,甚至5年后的二手车都有影响。
目前买新车,国家补贴、地方补贴、厂家补贴,各类补贴全国差价不同,所以也就促进了很多地区的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国内流通,跨区二手车交易占比达到了近30%。
再看看特斯拉和一些新能源新势力,表面说不降价,实际上什么限量限时优惠,油车也会玩了,5年分期免息,相当于优惠1万多起步,这些明着不讲价,暗自“套路降价”的玩法越来越隐晦,二手车商防不胜防。
所以,二手车老板们,要及时把握行情,提前预判新车价格影响,收高了的二手车,赶紧认栽认赔,赶紧出,否则越放着越亏,别指望还能用以前的思维“守株待兔”等着韭菜了!
因为,新车价格战频繁,各种套路频仍的时代,二手车商似乎成了新车降价和新能源汽车“修罗场”里面最大的“韭菜头”了!
欢迎各位说说你们今年因为新车降价,哪款车赔的多?赔了多少?说出来让别人开心开心吧?呵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