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3871232238
浏览次数: 时间:2024-08-09 14:59:27
我们在采访高合员工的过程里,多次提到 智能化速度慢 成为高合的短板之一。而为何高合智能化会落于人后?除了大批传统汽车人出身的管理层人士,不能很好地适应智能化汽车发展态势之外,也和智能研发负责人无所作为甚至胡作非为密不可分。
被爆料的是某一任 IOV 负责人于海,自己并不精通智能技术,又爱独揽大权,私欲膨胀, 知情人士这样告诉汽车公社, 他几乎扰乱了整个汽车智能的研发,但可笑的是,走人之后还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人选。
当比亚迪和头部新势力高歌猛进,不思进取或者被公司高层拖累的脚部腰部企业,却在丛林法则中成为黯淡的背景色,去反衬成功者的鲜明光环。
根据《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决定书》,今年 7 月 1 日,华人运通 ( 江苏 ) 技术有限公司以其资产不能清偿全部到期债务,但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性为由,向该法院申请对该公司进行重整,并同时申请预重整。
实际上 8 月 8 日的宣判,只是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,以及批准华人运通预重整。
对于华人运通、高合汽车的创始人丁磊来说,在盐城老家曾有 接盘悦达起亚工厂 的衣锦还乡之举,也一度被视为当地再度振兴制造业的期望,而今却被家乡的法院推进重整,不免令人唏嘘。
那么何为 预重整 ?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有什么区别?高合汽车跟华人运通还能活吗?
破产重整(和一些说法里 破产重组 相比, 重整 是法院主导,更为严谨而具备法律意义)目的是挽救企业,而破产清算目的是消灭企业。前者会对资产进行整合,包括追加投资;后者会对破产财产进行变价分配,主要有拍卖、强制变卖、折价出售等措施。
进入重整,企业还有活下去或者转生的希望;进入清算,那就真的十死无生。故而,华人运通与高合汽车,目前还没有到彻底消亡的境地,咱们还能继续看到相关的 拉扯性报道 。
预重整 则是重整的先导步骤,主要债权人、出资人、债务人、重整投资人等主体在人民法院主导下通过协商谈判,预先就重组关键条款达成共识。
不过,高合汽车的业务和员工们,依然还在煎熬之中。按照《决定书》, 截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,该公司已知到期未能清偿债务已超过该公司资产总额,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,已具备破产原因 ,显然资不抵债让华人运通与高合已经难以为继。
今年 5 月 16 日,有报道指出高合获得了 iAuto Group Inc 公司 10 亿美元融资,iAuto 全力支持高合汽车复工复产,计划且高合汽车母公司 2024 年上半年财报公布前完成交易;华人运通也与 iAtuo 正式签署了《全面战略合作协议》。
iAuto 只愿意承担员工工资,很多其他债务之类并不想担负,这也是为啥进度裹足不前的原因。 内部人士这样告诉汽车公社。
同时,高合财务部门相关管理人员也出现变动, 这些人被撤了,我们索要工资都困难, 维权员工愤愤不平。
预重整期间为本决定书作出之日起六个月,有正当理由的,经预重整管理人申请,可以延长三个月。 在高合员工的眼里,几乎变成了一种缓兵之计。
高合为何进入危险境地?除了车型定位偏高,产品竞争力尤其是智能化水平不强,是一个关键因素。
我们在此前的文章里总结过:出身传统车企,又有地方政府从政经验,开云kaiyun官方网站因此丁磊所倡导的企业价值观里,重视机械而轻视软件,重视车路协同而轻视车端智能,重视产品质量而轻视换新节奏,重视自我对公司的控制与平衡之术,而轻视时代与行业已经进入新阶段。
但是,除了丁磊自身不懂软件,为何一众研发高管也未能扭转局势?这就要关联到最近曝出的瓜——高合汽车的车联网业务 IOV(Internet of Vehicle),负责人长期不给力,甚至带来负面效果。
铁打的智能网联,流水的总经理。不能说一个比一个烂,只能说一个比一个垃圾。有的是,每天一门心思圈养小弟;有的是,每天不惜一切代价铲除异己;有的是,阳奉阴违私藏小蜜。
而火力最集中的一任高管,则是 2022 年初到 2023 年初担任高合汽车车联网业务总经理的于海。
于海 2022 年初入职,有一个皮包公司猎头力推,年薪高达 300 万元,但实际上他很多业务的技术不懂,导致管理研发工作时胡作非为, 爆料者称。
自己不懂的技术,都靠下属整理材料,自己汇报抢功劳,这个如果说各家企业都很常见的话,那么任人唯亲、越级管理、排斥异己,就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加严重。他经常把不懂业务的人任命负责一个板块,还频频自己直接指挥工程师具体做事,让工程师的管理者手足无措,跟当年蒋介石微操大师一个德行。
于是 2022 年 8 月,有被打压的研发员工写了一封匿名信指控于海,提到 公司最高层的一些高管都没有私人助理,于海一个人配好几个助理,还天南地北飞来飞去;喜欢给自己开表功大会,动不动到处胡吃海喝,买好酒,下好馆子,不让下属喝醉不放过……
你说,从丁磊到管理委员会能不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吗?并不,虽然管委会有些事儿确实想瞒着丁磊。本质还是公司顶层相互玩儿权术平衡,才会让于海这样的人帮大领导占坑,只是损坏了高合的研发根基。 知情者恨铁不成钢。
就在 7 月份,中国车市新能源渗透率超过 51%,创下整月新高。比亚迪、吉利、埃安、理想、鸿蒙智行和蔚来等继续写下灿烂的一笔成绩,而高合、爱驰等名字却在渐渐滑向深渊。